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自拍晒照 > 正文
    购物车
    0

    秦皇古道,险恶古朴

    信息发布者:刘瑞祥
    2017-06-08 17:44:34   转载
    秦皇古道我想去
    • 0人想去

    古道位于井陉县城东5公里,这条古驿道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中,它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赵通向秦晋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晋两省的咽喉所在,长约百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道,秦皇古道就是当时主干道上的重要一段,这条古驿道能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主要是因为清末修筑了正太路,这条险恶、难行的地段就渐渐地被人遗忘了,现在这条古驿道的大段已变成307国道了。这里关山环立,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进入白皮关,沿着修好的水泥路拖着行李前行,甬道高树葱郁,蔽天遮日,路边黄土沧桑。过了白马庙改为新铺的方石路,爬到白石岭标志处,我们已是一身汗水。再往上走,只见三间石屋,那是一座中国现存最早的古驿站:“立鄙守路”——三间石砌小屋,正中门楣上凹嵌长方石刻有“立鄙守路”四字,门前盘龙石雕作桥护栏,桥两侧是长方形饮马池。驿站建立至今近200年,与秦皇古道比那是太年轻了,可如此年代的驿站,全国也仅存两处,另一处在苏州横塘,为砖木结构,这两处驿站已被中国古代邮政史专家视为“活化石”。


    疾步上行,但见黄色清漆护栏内,古道显现了:秦皇古道——石头路基上,两道深深的车辙,简直就是活生生的现代铁路,蜿蜒上行,消失在丛林中。亲眼看到如此这般年代悠久、前所未见的历史陈迹,我惊呆了!随之震撼了!这就是时代的烙印!这就是一段鲜活的沧桑史!我仿佛也置身于“车同轨”是古车马队伍中凭轼结辙:车马络绎,驾车奔走,不绝于道!否则,怎么能留下如此憾人的辙痕!难怪赵国名将李牧之孙广武君李左车说过“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看看眼前的情形,别说车马并行了,就是想改行辙道都很难,大家只能顺辙而行,久而久之便“如出一辙”了。


    这里是秦皇古道! 歇灵台——路边平缓处有一块石坪,刻石碑“秦始皇歇灵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病死沙丘宫,胡亥、赵高、李斯绕道北行,“遂从井陉抵九原”,走的就是这段唯一通道。我又打足了气拾级而上,一段好象新修的方石路,转过弯来,眼前跃然一处上书“东天门”的古关城。 井陉口东天门关城——连接秦晋、燕赵的要冲。关城下有两条长达18米,最深处达尺余的车辙,这无疑是最险最窄的一段。这段路基岩石面明显低于两侧,这便是“燕晋通衢”之孔道。



    刚建成道路时,路面较高,依托路面加盖关城,车水马龙长时间车轮轧压同一地方,车辙深到一定尺寸,路基凹凸不平,凸石便托起车体不能行进,工匠只好在关城下把高于车辙的路面凿平,再凸再凿,东天门城下通道已向下凿了近2米的石基。算起来,到1907年正太铁路开通,大约500年路基就要凿平一次,于是形成了今天这个见证沧桑岁月的关城门洞。东天门是一座双关城,分东阁、西阁,两阁相距不足50米,分扼白石岭东西两峰,屯兵把守,互为依托,浑然一体。西阁关城下为人工铺石,中间行车轧压部分明显可以看出换石的痕迹。大概这就是六方面石吧。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