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7-min.png)
【延迟退休不利于普通劳动者,不利于低收人群体?】2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具体的改革方案。由于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在方案研究制定过程中,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吸收各界建议,取得最大公约数,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平稳实施。
而对于延迟退休,不同人群、不同岗位对退休年龄的期望不一,权益诉求也不尽相同,有的希望“早退”,有的希望“延退”,由此形成“挺退派”和“延退派”两大阵营:有人认为“延退”并不明智,这个缺口,要么财政拨款投入,要么养老金投资垄断企业。延迟退休不利于社会公平,有可能造成利益集团的不公分配,延迟退休尤其不利于普通劳动者,不利于低收人群体。延迟退休会加剧年轻人的就业压力,占去年轻人就业机会的30%。我国社保制度应建个人缴费与退休待遇密切相关的激励机制,应强调“补偿”和“返还”。
还有人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人口红利”日渐消失加之养老金支付面临巨大缺口都迫切需要提高退休年龄。延长退休年龄是人类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力资本投资年限不断延长的要求,是维护代际公平的必然选择。现行退休政策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尤其会影响女性养老金水平。也不必然增加年轻人就业压力。“弹性退休”是破解养老与就业矛盾的好办法,但应统筹考虑,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