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7-min.png)
白洋淀盛产芦苇,有苇塘面积十二万亩,在上个世纪,苇席是白洋淀主要土特产品,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必须物资,以产量大,质量好,销路广而闻名全国。八十年代全县从事编织苇席的人数达到八万人,苇席产量达到六百万领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之四十,并且远销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 人们在收割芦苇,在没有水的陆地上,当地叫“打苇”,在船上收割长在水里的芦苇叫“套苇”。 用“拖床”或者木船把收割下来的芦苇运回家, 一捆一捆的码放在相对较宽敞的地方。 “解苇”(jièwěi):就是把苇杆纵向劈开。长期以来人们从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自行研制出许多织席的专用工具,用“钏子”(chuǎnzi)可将芦苇纵向劈开为3-5片,用专用刀具可将芦苇劈开2片,要根据苇杆的粗细选用不同的工具。 “碾苇”(niǎnwěi):找一块平整坚硬的空地,先把苇篾批淋上水闷一闷,再用碡来回碾压,期间还要翻两到三次直至柔软。 然后就可以织席了,苇席的花样很多,常见的有双纹花,三纹花,回字纹,人字花,十字花,三角花,龟甲花等。 根据不同的花纹,采用不同的织法:挑一压一,挑二压二,隔二挑一压一。 织席的专用工具:撬席刀和撬席棍。 最后收尾之前还要撒上些水,让苇篾更柔软些。 窝边,收边,是最后一道工序。 一领席就织成了。 织好的成品席码放在一起